連續陰雨天時玉米的管理技術
春季低溫連陰雨是我國江淮地區常見的一種氣象災害,所謂連陰雨是指持續不斷的陰雨天,持續時間一般在3天到5天以上,期間也會有陽光出現,但比較短暫,大部分時間都是在下雨。每個地區連陰雨標準不同,一般一個連陰雨過程是持續5天或以上出現日降水達0.1毫米或以上,而整體過程降水為30毫米或以上的降水過程。
這種災害往往由于持續時間長、影響面積大,對農業生產會形成較為嚴重的危害,特別是春季為農作物生長的關鍵期,這時若遭受低溫連陰雨災害,必將對農業生產帶來嚴重損失。

春季低溫連陰雨天氣災害對春播生產影響十分明顯。俗話說“秧好一半禾”,秧苗素質的好壞與產量關系密切。
1.土壤濕度太大,容易致使植物根部腐爛,會發生濕漬災害。
2.葉片沒有充足的光照容易發黃,抵抗力低下。
3.光照不足細菌滋生,植物容易出現病害,此外,雨水浸泡的植物根部難以呼吸,會加重細菌核病。
管理措施

一、排除積水
如果降水強度大,田間出現大量積水,要結合地塊實際情況進行積水排除,同時要對倒伏的玉米植株進行扶正并培土固定,洗去葉片表面淤泥,以利于進行光合作用,促進植株生長。
二、中耕散墑
長時間淹水或土壤濕度過大,土壤透氣性能變差,會抑制玉米根系生長發育,要及時中耕松土,以增強土壤透氣性,改善根系生長的土壤環境,促進根系生長,增強吸收功能。黏土地塊在持續降雨后更要注重中耕散墑。
三、防治病蟲草害
降水持續時間長、濕度大、光照不足,易導致病蟲害突發,尤其是拔節前后是二點委夜娥、薊馬、棉鈴蟲等病蟲害的易發時期,而且由于玉米田間尚未封壟,田間雜草生長旺盛,因此要及時做好病蟲草害的防治工作。二點委夜蛾可選用有機礎藥劑毒土圍棵撤施或去掉噴片圍棵噴淋防治;棉鈴蟲和薊馬可選用辛硫磷、高效氯氰菊酯和阿維菌素等藥劑噴霧除治;雜草防除可選用苗后除草劑,但要注意噴灑除草劑時不能與其他農藥混配,以免發生藥害。
四、補施肥料
受淹的玉米在積水排除后,要及時開溝追施適量的速效氮肥,以補充因雨水淋溶造成的養分缺失,保證玉米的養分需求。視玉米生長與前期施肥情況可畝追施10~15公斤尿素,補施尿素時可結合中耕散墑,將肥料埋于土壤以下以減少因高溫造成的氮素損失。也可與雨后病蟲害防治相結合,畝用150~200克磷酸二氫鉀,對水30公斤葉面噴霧。
五、化學調控
持續陰雨會使玉米苗期形成“細長苗”,對于已形成“細長苗”的地塊,應使用玉米生長調節劑進行調控。在7~10片展開葉時畝用金得樂30毫升,對水15~20公斤,或畝用玉黃金10毫升,對水30公斤噴霧,能有效縮短節間長度、矮化株高和增粗莖稈,增強抗倒能力。噴霧時要掌握使用藥劑的適宜濃度,均勻噴灑在上部葉片,做到不重噴、不漏噴。
上一條:臺風暴雨過后,玉米如何補救? |
下一條:連陰天謹防蔬菜大棚流行病害 |